【通識科改革】楊潤雄指國民身份認同重要 課程改革不影響學生明辨慎思能力

社會

發布時間: 2020/12/05 11:55

最後更新: 2020/12/05 11:56

分享:

分享:

教育局局長楊潤雄。(資料圖片)

新一份《施政報告》提出改革高中通識教育科。教育局局長楊潤雄表示,國民身份認同是重要價值觀,是課程架構的重要一環,又認為通識科改革可讓教師更好備課和教學,不會影響學生明辨慎思能力。

楊潤雄今早(5日)接受電台訪問時指,改革通識科是由於科目推行多年來的爭議不斷,今次的改革方向及與學校課程檢討專責小組,與今年9月所提交的報告方向接近。

他指出,自從提出改革通識科後,引來社會很多不必要的懷疑,包括指課程會轉為國民教育等,他強調國民身份認同是重要價值觀,通識科不會變為國民教育,因整個中學的課程架構一直有觸及國家發展,是課程架構的重要一環,而通識科改名後亦不會是「國民教育」,其名稱會是以反映課程宗旨為目標。

他稱現時未決定如何刪減課程,未來會繼續定出課程大綱,但強調不會減少整體老師數目,當局亦會與學校管理層保持聯繫,重申通識科改革可讓教師更好備課和教學,不會影響學生明辨慎思能力。 

至於改革後,同學或須到內地考察,可能會令部分曾參與反修例活動的年輕人感到憂慮,楊潤雄認為有關憂慮是「不必要的擔心」,強調國家是依法施政,不會因為學生參加了香港的活動,在返回內地時就被扣留。

楊潤雄續指,教育局現時仍在處理大約40宗涉及教師投訴的個案,有1宗個案的情況可能較嚴重,局方正給予充分時間讓相關教師申辯。對於社會上有聲音指希望只要求老師停牌一段時間,或扣減其薪酬,他稱有關考慮仍未有最後定案,會繼續和業界保持溝通。

港府早前宣布中小學暫停面授課堂,他指,社會一直對復課問題持不同意見,惟因目前疫情嚴峻程度令人擔心,港府將視乎疫情發展,決定何時可恢復面授課堂,又強調會盡量取得平衡,希望家長能信任政府。

【TOPick 6 周年】壓軸大獎送6部iPhone12(128GB):https://bit.ly/36yXkmI

實時追蹤香港新冠肺炎確診者住所/出現地點,立即下載經濟日報App:https://bit.ly/2JdOaiS

責任編輯:郭詩詩